教育部关于武术进校园的文件

  • 2025-07-18
  • 1

一教育部牵头的主要政策文件

1. 《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2024年8月)

  • 要求:自2024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推广武术健身操。
  • 目标:通过标准化操练普及武术基础,增强学生体质,传承传统文化。
  • 2. 《关于成立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等三个教育指导委员会的通知》(教体艺函〔2021〕3号)

    教育部关于武术进校园的文件
  • 措施:成立“教育部中国武术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武术进校园进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 定位: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研究评估和指导全国学校武术教育工作。
  • 3. 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年)

  • 政策导向:明确要求学校广泛开展武术等传统优势项目,将其纳入体育课程体系,严禁挤占体育课时。
  • 课程设计:强调“一校一品”模式,支持地方特色拳种进校园(如太极拳南拳等)。
  • ⚙️ 二配套实施体系

    1. 地方试点推进

  • 福建省(2023年):开展武术进校园试点(2023-2025年),遴选50所中小学,推广长拳太极拳兵道(短兵)等五大项目,配套师资培训与赛事支持。
  • 海南省(2024年):62所试点校参与武术主题训练营,融合基本功地方拳种(如五行桩)爱国主义教育。
  • 2. 课程与师资保障

  • 高校课程设置:如巢湖学院将《武术》列为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64学时),涵盖理论套路散打技术及传统文化内涵。
  • 师资培训:温州市计划2025年投入21.82万元开展试点校师资培训,覆盖60名教师。
  • 3. 赛事与评价激励

  • 四级竞赛体系:建立县市省国家四级武术竞赛机制,鼓励试点校参加全国青少年赛事。
  • 试点校授牌:考核合格的学校授予“武术试点学校”牌匾及证书。
  • 三国家层面对武术进校园的定位

    1. 《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体育总局等14部委联合印发)

  • 战略意义:明确武术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要求通过校园普及夯实产业基础。
  • 目标衔接:与“健康中国2030”“体教融合”等国家战略协同推进。
  • 2. 传统文化传承

  • 武术进校园被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调其德育价值(如培养规则意识坚韧品格)。
  • 四实施成效与典型案例

  • 高校辐射作用
  • 铜仁学院(2024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等高校开展“太极拳进校园”活动,面向师生传授技法与文化内涵。

  • 地方特色融合
  • 海南省训练营引入屯昌五行桩等非遗拳种;江西省邀请太极拳传人举办校园讲座,强化文化认同。

    总结

    教育部通过顶层设计(国家政策)→地方试点(省市级实施方案)→资源保障(师资课程赛事)三层体系推进武术进校园。政策核心聚焦:

    课程普及(武术操必修模块)

    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与德育融合)

    体系化支撑(师资培训竞赛激励)。各地需结合《深化体教融合意见》等文件,制定本地化方案。建议进一步查阅教育部官网“政策法规库”获取原文。

    快盈11v - welcome